首页>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居易国际欢迎您光临本站!
图片新闻
企业新闻
文化活动
视频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报道
企业公告

新闻搜索
   
Go
   
快速导航
河南务实发展稳步前行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机遇千载难逢。河南省委明确提出,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两不三新”,是承诺,是胆识,是探索,更是创新。

  “两不三新”,新型城镇化是引领。这两年,河南不空谈,不折腾,坚持科学谋划,务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改革渐入佳境,6000多万农民的生产生活与城里人渐行渐近,古老的中原大地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跨越! 

  突出持续 谋中原的事,解发展的题,让农民不出家门就过上城市生活

  去年,河南农民外出务工出现历史性的转折:1360多万农民选择在家门口就业,首次超过出省打工人数260多万。让农民在家门口既能安居又能乐业,是河南持续探索“三化”协调带来的变化之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河南 “围绕‘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开始了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探索。进入新世纪,河南明确提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之后又强调要走“在不牺牲不削弱农业的前提下大力推进‘三化’”的路子。

  2009年12月,新任河南省委主要领导密集调研,两个月不到,18个省辖市走遍。“什么叫‘中原’?什么是中原崛起?怎样实现中原崛起?”三个问题简单明了又意味深长,在中原大地引起强烈共鸣。2010年4月,河南上下开展“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思想解放大讨论,持续“九论十八谈”学习交流和创新实践,着力谋划保粮食与促发展如何实现共赢。

  河南人民深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他们是有重要责任的。河南耕地仅占全国1/16,小麦产量却占1/4强,粮食总产量占据1/10。除满足自身需求,每年向国家贡献原粮及制成品折原粮400亿斤以上。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河南要再贡献超过1/7。十年之内每年都要增产近20亿斤。担子着实不轻。

  种粮贡献大,种粮收益低,农民增收压力大。获嘉县种粮大户冯德军算账,扣除各项支出,每亩粮食也就落个1000块钱左右,“村里人出去打工一个月,就能挣1500元。”河南一年生产的粮食,其产值仅1100多亿元,尚不及河南煤化集团一年的营业收入多。2010年,河南人均财政支出比全国平均水平少了将近一半;全省95个粮食核心县又比全省平均水平少了一半。

  保粮食是责任,谋发展是使命,土地制约很紧迫。一方面全省每年用地需求约80万亩,国家指标不到30万亩。另一方面,河南4.7万个村庄星罗棋布,面积总和比城乡居住和工矿用地总面积3/4还多。要保粮食,要谋发展,必须加快城镇化建设,让农民享受城市生活,让土地集约使用。城市规划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提醒,即使城镇化再提升10%,河南仍有5000万农民等待转移,如果涌入城市,不仅加剧“城市病”,农民工“候鸟”般迁徙、“空心村”和“留守儿童”等更将带来巨大社会问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让农民不出家门就过上城市生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经济发展“倒逼”的必然选择。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的城镇化,已经成为制约河南发展的“短板”。巩义长期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去年底,市委书记舒庆上任伊始就“全域城镇化”展开调研,发现全市7家上市企业中,6家都在乡镇,城镇功能欠缺导致不少企业高薪招来的管理人才只能在郑州、洛阳安家落户。鹤壁中鹤集团建设清洁粮源基地,但大小村庄散落分割,只有1万多亩耕地符合连片要求,离12万亩目标相距甚远,发展促使他们投资50多亿元给农民建设有150栋住宅楼的中鹤新城,相当于再造一个小县城。 

  新型城镇化,是河南省委的决策,更是农民的热望。今年元月,当省委主要领导悄然来到濮阳市西辛庄村时,村党委书记李连成说:“搞新型城镇化建设,我们一直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大家还要建设‘西辛庄市’呢!”由于具备了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和公共服务,周围15个村的群众纷纷表示自愿并入西辛庄。济源市王屋山深处,月亮湾农村社区一期5栋楼刚刚开建,就因为服务功能完善,被曹腰村一个居民组抢购一空。农民王振东说:“过去是一代人建三次房子,现在是三代人建一次房子,值!”调查显示,和全省一样,济源20%农民有建新房需求。济源市委书记何雄感慨:“出台政策,制定规划,党委、政府等不得、慢不得!”

  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第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凝聚共识,做出决定: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增加新型农村社区这一战略基点,将传统的四级城镇化体系变革为五级体系。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一幅色彩斑斓的新型城镇化画卷正在中原大地徐徐展开。

  突出谋划  高起点规划,各部门配合,资金财力资源重点投向农村 

  新型城镇化,重在着眼农民利益,体系涵盖农村农民,变建设资源“向城里走”为“向农村流”。河南省委提出,新型城镇化从农村切入,必须政策引领,规划先行。

  河南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载体。最近,周口郸城县4个自然村4500多名农民喜气洋洋地搬进了方远新型农村社区。这里水、电、网进区入户,超市、医院、银行等配套一应俱全,生活污水处理后还能浇花种树。最让居民满意的是,社区小学老师全是城里派来的,孩子每天步行十分钟就可到学校。居民韩启东高兴地说:“住进社区后,再不用为孩子坐校车担心了。”

  河南各部门密切配合,推动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河南联通将宽带拉进社区卫生室,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远程专家会诊、药品配送等服务。河南农大启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革试验,为民权县送去辅热集箱式沼气、太阳能等农村新能源设备及技术。河南对社区配套建设初步提出“五通六有两集中”的标准:“五通”,即通四级公路、自来水、电、有线电视、宽带;“六有”,即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连锁超市、文化活动室、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幼儿园(5000人以上的配建小学);“两集中”,即垃圾集中收集、污水集中处理。

  劲往一处使,钱往社区投,河南整合多方资源集中投向农村。走进永城市陈集镇中心社区,只见幼儿园、敬老院、垃圾中转站配备完善。“以前下雨出门要穿胶鞋,现在尽管放心穿皮鞋。”社区居民陈远风对广场和道路特别满意。他可能不知道,建设这个社区汇集了饮水安全项目2200万元、农村公路项目487.2万元、敬老院建设项目600万元……市委书记吴孟铎告诉记者,永城11个涉农部门资金集中“打捆”投向新型农村社区,财政“以奖代补”带动社会投资11.6亿元。河南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省重点项目管理,省财政厅主动谋划,引导项目资金集中投放;农业银行率先行动,在河南推出“农村民居建设贷款”,已发放贷款2.69亿元;建设银行倾力支持,批准河南率先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信贷业务创新试点,还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第一个投资河南建设村镇银行。2011年,全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成投资650亿元以上。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这两年,河南分别邀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城市规划与设计团队进驻中原,综合设计不同风格的户型,供农民投票选择。住进绿树掩映中的园林式社区,舞钢市张庄社区居民石军高兴地说:“过去的房子盖了拆,拆了盖;现在的社区30年不落后,50年不后悔!”平顶山规划设计了539个社区,市委书记赵顷霖总结:“不能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不能再建没有设计的住房”。驻马店要求各县区今年至少拿出300万元规划设计资金,要求社区规模要大、档次要高、功能要全、环境要美。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刘洪涛介绍,他们正调集5个设计院将近60名专家,分赴豫南、豫北、豫东、豫西进行现场踏勘提炼,在设计新居时力保河南传统民居特色。

  突出为民  以产业支撑,让资产增值,探索城乡一体共同富裕

  河南省委省政府强调,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就业为本,产业支撑,缩小城乡差距,探索共同富裕。

  “居住新社区,就业家门口”,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大转变。商丘夏邑县农民胡彩丽最近返回家乡,成为产业集聚区的一名工人。让她倍感惊喜的是,10年前一起外出打工的好姐妹居然也不期而遇。胡彩丽说,“附近新社区已经动工,我们也要住进楼房,终于能天天和老人孩子在一起了。”市委书记陶明伦说,商丘打好承接产业转移牌,香雪海、万宝、阿玛尼、阿迪达斯等知名企业纷至沓来,35万名农民就近就业,全市产业规划与社区规划同步进行。安阳113个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非农业收入已占到现金收入64%。在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确山,14个新型农村社区周边配建食品、油料等产业,解决农民就业近万人。河南提出“产城互动、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已达240多万人,社区农民“搬得进、留得住、能致富”。

  农民进社区,土地怎么办?河南要求“不从农民身上打主意,不从农民手中挖土地”,让土地继续成为农民的聚宝盆。辉县市裴寨新村社区居民裴泉进不仅住进二层别墅,还在复耕的宅基地上种起大棚蔬菜,年收入10万多元。村支部书记裴春亮捐资建设这个新社区,平掉一个荒山头,新增土地千余亩。千余农民不仅可以领取土地租金,还成为年薪2万的工人。新乡市委书记李庆贵说,他们先后出台65个配套文件,要求节约土地首先用于复垦。按照1∶1.05补充耕地,不仅占补平衡,还能适当增加耕地。部分土地通过参股、租赁等方式用于农民在县域内发展二、三产业。河南还探索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建立土地置换、调整、流转和经济补偿机制。目前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982万亩,约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的20%,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势头正劲。

  河南各地逐步探索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让他们由“无产者”变成“有产者”。南阳市唐河县凌岗社区移民金红玲住进了19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她开心地说,“我们只花5万就买下了这价值20万的房子,最近要办房产证,房子还会增值。”河南人口转移、土地管理、投融资体制等基础改革相继启动。信阳已全面实行林、水、地、宅、房“五权”确权,使农民“资产变资本”,仅平桥一个区就抵押贷款1.16亿元。今年底,全省农村集体土地的每一宗地将上“户口”。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完成后,全省2100多万户农民即将告别农村集体土地“有地无权”的历史。

  突出务实 扬民主之风,顺群众之愿,农民成为最终决定者和最大受益者

  “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河南要求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务实推进,确保人民群众利益得到保障。

  合规、合体、合情、合理,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3月22日,郑州登封市大冶镇老井村就新型农村社区方案召开第五次会议,30多位村民代表讨论得热火朝天,“楼层高了怎么办?”“孤寡老人怎么办?”“村民入赘外村又想回来分房怎么办?”一个个问题既具体又现实,捐资1亿元建社区的村支部书记刘庭杰当场拍板,楼房安装电梯,配建老年公寓,其它问题逐一征求村民意见后再投票决定。让群众真正受益,而不是受损,河南各地杜绝面子工程,不搞“一刀切”。洛阳今年新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00个,市委要求算清“投入、土地、产业、就业、收入”五笔账,确保农民利益最大化。濮阳提出“三个不批”:没有群众基础不批、没有建设规划不批、没有主导产业不批。 

  河南鼓励各地积极探索,稳妥解决社区居民各项社会保障。新乡为暂时无力建房的困难群众在社区配建廉租房。去年腊月二十三,新乡县后辛庄村崔法其等23户困难农民,鞭炮声中搬进了100平方米左右的社区新居,第一年免费居住,第二年开始每月仅交30元。舞钢市先行探索农村养老保险改革,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的投保农民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受益群众2万多人。河南还规定,对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在保留原承包田的基础上,可自愿选择登记为城镇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

  政府管理和服务体制改变,乡情亲情文化纽带不断。吃过午饭,长垣县农民赵忠文散步来到南蒲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不用5分钟就领到300元的医疗补助。这里劳动保障、农业科技、合作医疗等8个窗口一字排开,农民可“一站式”享受33项公共服务。县委书记薄学斌说,16名镇机关业务骨干在社区A、B岗轮换,为的就是确保不耽误群众办事。在新乡县三村合一的祥和社区,镇正科级调研员孔繁鑫担任党总支书记。像他这样,新乡乡镇机关2/3人员已经下派至社区。河南将出台具体政策,创新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形式,鼓励在符合条件的新型农村社区组建党总支(或党委)以及社区管委会,逐步实现村民自治向居民自治转变。河南省人大常委、郑州大学教授董广安调研了近20个社区发现,由于基本实行了以村为单位集中居住,传统的农村亲情乡情文化得以传承,加上现代化的管理服务,农村社会稳定基础更牢。

  突出统筹  就业不离土,安居不离乡,农村内生动力增强

  到目前,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已经启动试点近2000个,初步建成近400个。国务院参事、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马力调研后深有感触地说,由于坚持土地收益归农民,河南正在探索继“离土离乡”、“离土不离乡”之后的第三条城镇化道路,即“不离土不离乡、只进厂不进城”的城镇化。先行先试实践证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成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的切入点、农村发展的增长点。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三化”发展后劲很足。在推进较早的新乡市,已经新复耕宅基地2.5万亩,全部建成后可以节约24万亩土地。平顶山预计可节约土地46万亩,是现有自然村占地面积的一半。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启生测算,目前河南农村人均住宅占地248平方米。如果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使之减少到200平方米,就能腾出400多万亩地,这些土地用于县域经济发展,不仅可以实现供求平衡,而且成为农民就近就业的坚实基础。

  城市要素流入农村,农村发展动力增强。孟电集团范清荣、范海涛父子富而思源,回报家乡,出资1亿元支持南李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每户群众无偿建设一套270至290平方米的“叠加别墅”。郑州市上街区山区散居的5000多贫困农民,在当地政府和居易国际集团帮助下,整体搬迁到了新型农村社区,村民年收入增长了3倍。河南深入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9000多家非公有制企业,在新型农村社区投资已近百亿元,基础设施捐建、整村置换搬迁、村企融合共建多种模式竞相发展,企业投身新型城镇化热潮涌动。

  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扩大内需基础更实。延津县榆东社区的农民入住后,家庭设备用品、交通通信费用增加了8倍和16倍。新乡市长王战营说,全市累计投入各类财政资金19亿元,拉动农民建房、装修等投资消费193亿元以上。据测算,到“十二五”末,河南城镇化率达到48%以上,可带动1万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数以千亿计的消费支出。

  农民居住环境改善,精神文化水平提升。河南各地广泛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新型农村社区环境卫生有人有钱管,“村(居)收集、镇(街道)运输、市(区域)处理”垃圾处理机制正在形成。社区普遍配建高标准文化设施,各级文明单位还帮建文化大院2700个。早上广场公园健身,晚上文化中心听课,闲时图书馆里看书,渐成河南农民新时尚。

  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日新月异,新型城镇化体系“前四节火车”也在提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县域城镇承载承接功能增强。郑州将规划和建设千万人口的郑州都市区,目前正在以交通道路、生态廊道、产业集聚区等六方面为抓手,掀起新的城镇化高潮。河南10个城市新区规划编制完成,郑州与毗邻地区等次区域将来要实现“1+5”的高效联系和联动发展。2011年河南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新增城镇人口约180万人,设市城市和县城建成区新增面积约175平方公里。

  新型城镇化像一座桥,贯通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去年河南汽车、电子信息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左右。2011年全省外贸总额直接跨过300亿美元大关,打破了多年来进出口总额长年徘徊在200亿美元以下的局面。粮食生产也克服严重自然灾害再获丰收,连续8年增产、连续6年超千亿斤。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粮比重达到75%以上。

  马克思说:“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如今,中原城乡正在探索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承载了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百姓的殷殷期盼,凝聚了千百万河南干部群众的智慧汗水。万涓成水,终有大河奔涌。静悄悄的探索,静悄悄的创新,河南务实发展稳步前行!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2-4-6   访问次数:2567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