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5月25日郑州市政府发布的城市建成区面积通告,目前,省会建成区面积为310平方公里,比2009年增加了7平方公里。而这次无燃煤区再增加8.5平方公里,金水区规划出40平方公里的田园小镇,建约7平方公里的滨水产业带,这片有蓝天有绿水的区域,面积已超过郑州建成区的1/6。
生态越来越美,政策上保证不再天天挖沟,让交通更便利……郑州越来越具备“交通方便快捷”、“城市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好”这些“宜居城市”的必要条件,看来我们能放言了:宜居郑州,可以期待!
政策撑腰
郑州郑州不能再天天挖沟
“最近京广路修路,几乎每天上班都迟到,这些我们都可以忍,我们害怕的是,刚修好的路会不会成‘拉链’,一直不停地修来修去?”昨天早上,上班时被“堵”在路上的郑州市民王先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东风渠,滨水产业带将沿河而建
值得安慰的是,昨天,省人大常委会第三次提请审议“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草案)(以下简称办法草案)”,最新的修改稿中增加了一款规定:新建、改建、扩建道路要配套建设地下公共管沟。
这一条新规,就是要防止“天天挖沟”的。
杜绝天天挖沟的这个强大武器——“公共管沟”,到底是什么呢?
记者联系了郑州市规划局市政工程管线规划处,该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郑州几乎还没有类似“公共管沟”的市政管线设施,市政管线的铺设还是在慢车道、人行道上进行开挖式铺设。“公共管沟”在英法国家有过使用,类似于市政方涵,目前国内在“公共管沟”方面也只是试探性建设。“这种‘公共管沟’要够大,要能装下地下各种管线,做到‘一网打尽’”。“如果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中能够将目前的水电气暖等各种管线都装进去,那城市的‘拉链路’问题就能根治了”。
城市怎么建,市民说了算
现在的城市建设,一般没有市民说话的份儿,城市建成啥样,市民也没有发言权。
办法草案就规定,今后进行城乡规划时,必须召开听证会,听市民的意见。办法草案规定:编制城乡规划时,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听证会应当公开举行。听证会举行30日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听证会的代表应有相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利害关系人参加。其中,利害关系人不得少于三分之一。
旧城改造要多增加绿地
旧城区和城中村的建筑密密麻麻,通道狭窄,有的胡同只能一人侧身通过,发生火灾了消防车都进不去。
办法草案规定:旧城区改建应当遵循有力维护、合理利用、调整布局、逐步改善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合理确定建设规模,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加绿地和公共空间,改善人居环境和市容景观,有计划地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改建。
政府在行动
这七块地里不许再烧煤期待蓝天白云
为还郑州市民更多蓝天,郑州市环保局准备在郑州7个区范围内,继续开展无燃煤区建设工作,计划将于11月底前,建设无燃煤区达8.5平方公里。
截至2009年,郑州已建成20.28平方公里的无燃煤区。无燃煤区的标准是:在划定的区域内,所有燃煤锅(窑)炉(含燃煤茶炉)全部拆除或改造为使用清洁能源;生产、生活采暖所需的热源能源一律参加集中供热或采用清洁能源;所有燃煤炉灶(含营业、单位食堂及居民生活)全部改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各辖区的单位和居民如有意见和建议,可向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提出。
田园风情小镇建在金水牵手碧水清波
潺潺小溪串起片片湖泊,田园小镇坐落其中。三五年后,金水区北部或许将出现南方水乡风光。
昨天上午,记者从郑州市金水区重点项目推介会上获悉,该区拟规划40平方公里的金水北区产业带和全长17.2公里的滨水产业带。
其中,金水北区产业带位于郑州市东北部,北至黄河大堤、南至连霍高速、西至107辅道、东至京珠高速,区域面积约40平方公里。该区域位于沿黄生态带上,规划区域包括贾鲁河、索须河等河道和多片渔场、明沟、湖泊,水域累计面积达3平方公里。
金水区政府拟将规划区内用河道连通贾鲁河、索须河、任庄明沟等水面,形成环形水系,在这片小溪连着湖泊的区域内,建设生态田园风情小镇。目前,北区土地整理基本就绪,控制性规划编制接近尾声。金水区政府拟3年内完成规划区内的路网、管网、水电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滨水产业带规划在东风渠、贾鲁河及魏河沿河两侧100~600米范围,全长17.2公里,其中东风渠5.6公里。产业带规划用地近7平方公里,产业定位为餐饮、休闲、娱乐和IT等。
其中东风渠北沿岸(北环和中州大道段)4公里范围内规划为餐饮休闲、亲水娱乐、高端商务、高档居住功能区,取名“十里银河”,目前部分区域餐饮、休闲产业已初具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