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导航 |
|
|
|
2008楼市遭遇洗牌 房地产企业服务拐点行将到来 |
|
2008年楼市暗流涌动。面临银根紧缩及调控政策全面深化落实的局面,所谓以价格为焦点的房地产市场拐点论自07年底以来便热议不绝。姑且不论价格拐点与否,无论是出于调控大潮的应对还是集体公信力下降的压力,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服务的拐点行将到来。
调控大潮
从“18号文件”、“831大限”,到新老“国八条”、“212号文”,到2006年5月“国六条”新一轮调控的开始,“90/70”政策、“108号文”……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政策一浪接着一浪。同时中央银行07年内连续5次加息,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剧增。
2008年,调控大潮没有丝毫退去的迹象。截至今年5月,央行已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根紧缩、土地风暴、税收杠杆、房产开发过程违规违法查处力度加大等等,政策从紧是08年房地产业最主要的特点。
随着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的进一步加强,开发商可支配资金的紧张,房产开发企业的洗牌将不可避免的加剧。想要在这场洗牌中留下来,进行战略调整不可避免。
质次价高
经历曾经受追捧的高峰时代后,不经意间,房地产从业者已变得遭到“社会集体声讨”,一些房地产商唯利是图,诚信度不高的形象标签已经贴在了整个行业开发商的身上。这个标签简而言之,就是“质次价高”,这个“质”,既指的产品质量,也指的服务质量。
房地产迅猛发展的这几年,也是房地产投诉居高不下的几年。其中房屋质量问题一直是投诉的焦点,工程施工质量、材料质量不高造成的问题层出不穷。同时由于面积误差而引发的纠纷也屡见不鲜。
销售合同纠纷继续呈现上升势头,在目前的商品房消费市场中,消费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有的开发商不允许消费者签订补充协议;有的在合同中处处设置限制消费者的不平等格式条款;有的则是模糊合同条款,出现纠纷后,就以合同没有约定为由推卸责任。近年来不少热销项目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开发商合同约定不履行、承诺不兑现的情况也随之增多。
此外,总能在消协最高投诉领域统计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物业服务也是房地产服务领域中最为人所诟病的,频频出现挪用维修资金、乱收费,甚至物业殴打业主的怪现象。
可见,房地产行业服务质量难以提升,其症结还在于服务理念跟不上。
服务拐点
整个行业同时面临银根紧缩和调控政策全面深化落实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自身又要面对公信力微薄、社会声讨不断的窘境,要在新的行业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房地产企业不得不主动或非主动地对本身的发展战略做出调整。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在银根紧缩之下,资金无疑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开发商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一个共同的问题——融资,一些大的企业迫于发展的需要,纷纷走上市的道路,或者寻求其他的基金和投资伙伴,拓宽融资渠道,以加速企业扩张的步伐。
德国和日本的住宅产业化率高达70%,而我国的住宅产业化率据估计仅为20%。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既能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又降低成本,缩短制造周期,也相应缩短投资周期。房地产商已认识到这将成为决定行业洗牌的重要标志。
这些战略调整,无论是资本运作,战略扩张,也无论是转变产品生产模式,推行住宅产业化,为的是树立和维持品牌形象,提升产品价值,增强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经历着粗放式发展经营向集约化发展的转变,房地产行业正在走向成熟,而服务水平,正是衡量一个行业成熟程度的标准。
然而服务仍是房地产行业发展软肋。成熟的商业要求更上乘的服务,目前房地产行业的服务却仍然纠缠于合同文本不平等、面对消费纠纷不负责、物业收费不透明,甚至利用面积误差占取消费者利益这等基本的诚信问题。一些房地产开发商责任心不强,前瞻性欠奉,导致服务理念难以提高,更不能将服务质量问题视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房地产行业归根到底也是一个服务行业,与其他成熟的服务行业一样,服务质量也将包揽于产品价值之中。作为产品价值评价的重要环节,房地产业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如何,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度,影响到消费者及潜在消费群体对房地产品牌的认同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品牌意识逐渐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行业集约化程度的越来越高,地产行业也同样存在产品同质化的趋势,中国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从产品竞争层面步入品牌竞争层面已成为必然。
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拥有一定的品牌资产,企业才有可能保持长期的增长。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拥有高知名度和偏好度的品牌,能够降低项目推广成本,有利于项目销售,并且带来更高的消费者忠诚度,使产品占据市场优势。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益成熟,房地产品牌形象作为消费者认知的第一要素正逐渐凸显。品牌建设,从提高服务水平开始。因为品牌偏好,直观地体现在对优秀服务的选择上。
对于消费者而言,房子不再仅仅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还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买房子不仅仅是买一个建筑物,还是买一种环境和服务。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也不再仅仅是单纯的买房子和卖房子,更是买品牌、卖服务。
外部宏观调控政策进入全面深化落实的新阶段,社会范围内对行业整体服务质量的质疑之声不断;内部发展战略调整,自身品牌发展与长远利益的要求之下,2008年楼市,迎来服务的拐点。 |
|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08-5-27 访问次数:1633 关闭本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