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导航 |
|
|
|
国务院再念土地紧箍咒 济南房源供应量将增加 |
|
昨天,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指出,将对闲置土地采取收回、征收土地闲置费等措施。这实际上是对房地产开发商目前普遍存在的“囤地”行为进行制约。对此,我市有关专家认为,如果该通知得到严格执行,济南房源供应量将增加,本土小企业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该通知明确提出: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不符合法定收回条件的,也应采取改变用途、等价置换、安排临时使用、纳入政府储备等途径及时处置、充分利用。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对闲置土地特别是闲置房地产用地要征缴增值地价,国土资源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订具体办法。
对此,山东师范大学房地产专家程道平教授说:“现在一些大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利用融资优势,大量增发股票,圈钱买地,推升股价,再增发,进而再圈钱买地,不断创造‘地王’。这对股市和楼市的健康发展都没有好处。通知的出台,说明这一现象已引起高度关注,中央政府有意防止这种局面恶化。”
程道平认为,对于此次提出的“征缴增值地价”,如何征缴,增值地价如何计算、界定,都需要进一步细化,出台相关规定。一旦对闲置土地特别是闲置房地产用地征缴增值地价的具体办法出台,将促进建设项目容积率的提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间接增加市场供应。一些囤地较多的企业将受到打击,受影响最大的是一些“地王”项目。这些企业的经营战略将被迫调整。程道平认为,可能会出现整合,但大量“吐地”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的是开发速度加快。因此,这可能会导致济南房源供应量增加,大大缓解济南目前房源偏少的现状,有利于稳定房价。
天发地产营销总监董法文认为,通知的执行将给本土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他认为,在前期的土地出让中,千亩大盘不断出现,个别公司控制大盘,小企业无法参与竞争,对房价的稳定不利,也容易导致房地产寡头市场的形成,损害购房消费者的利益。通知一旦得到严格执行,大企业抢地的势头可能将受到抑制,划小地块也使得拿地的门槛降低,中小企业生存能力将增强。 |
|
来源:济南时报 发布时间:2008-1-9 访问次数:1450 关闭本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