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导航 |
|
|
|
华尔街日报:解析美国经济不景气的三大成因 |
|
华尔街日报10月25日文章指出,到了2008年的这个时候再回过头看,就会非常明白是什么造成了2007-2008年美国经济不景气。
基本来说,就是三重打击。
第一重:房价持续下滑。
美国住房市场形势显然给经济带来了“痛苦”。华尔街日报6月调查发现,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已经甩开了恶梦。但他们错了,住房市场仍在衰退。数据显示,9月新屋开工比一年前水平低26%。这直接冲击了经济增长。而房价持续下滑则加重了冲击力度。据悉,9月成屋销售价格中值同比下降了4.2%。房价下滑削减了家庭财富、动摇了消费者信心、提升了收楼率。
这点特别明显,因为造成如今经济不景气的更大成因是资产价格下降,正如2001年技术股泡沫破裂那样。传统上,造成衰退的原因通常是库存积压并不断增加,零售商和工厂因此减少订单和产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Edward Leamer指出,历史上,住房市场滑坡没有引发衰退的情况只有两次,就是1951年和1967年。
第二重:油价持续上涨。
这方面的表现则没那么清晰。目前石油价格正在上涨,而且看起来将持续上扬。不过油价上涨有损害但没有抑制消费支出,一部分原因就在于,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对石油的需求也上升。在需求旺盛之际,经济不大可能衰退。各国央行也担心通胀,纷纷升息予以应对。
但是,如果油价因为生产商不能或者不愿增产,或者中东局势再度紧张而继续攀升,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扩大。接下来油价上涨10美元对消费者的冲击,就不像过去上涨10美元那样温和了。
第三重:借贷双方在多年肆无忌惮之后有所收敛。
随着按揭贷款等贷款业务变得烫手,借贷双方都谨慎起来,信贷市场流动性也将趋于紧缩。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市场本身都在提高贷款标准,按照一些中央银行行长的说法,这是对过去几年贷款市场过度繁荣的积极反应,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住房市场和能源问题之后,再加上信贷紧缩,成长减速很可能演化为衰退。 |
|
来源:华尔街日报 发布时间:2007-10-25 访问次数:1449 关闭本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