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深圳楼市,是伴随着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的步伐前行的,围绕着稳定住房价格、打压过度投资出台了一系列的行政、税收、金融方面的调控政策。从今年楼市总的表现看,呈现出先扬后抑再上扬的特点,前5个月延续了去年第四季度的行情,价量齐涨,新推项目位置不论优劣,档次不分高低,规模不论大小,都能形成热销,各个项目在售价上也屡创片区新高。6月至8月受有史以来最严厉的调控影响,买卖双方观望心态浓厚,出手谨慎,楼市交投清淡,但房价并没有因为成交量的萎缩而回落。到9月,调控的声音渐行渐远,在宝安中心区以及龙华各项目热销的带动下,楼市信心恢复,成交量逐月上扬,部分区域的房价仍保持快速上涨,但全市均价的涨幅已明显放缓。总结2006年深圳房地产市场,主要呈现以几个特点:
供求矛盾加剧,房价快速上涨
2006年全市住宅新增供应接近700万平米,6.7万套单位,与去年相比,面积基本持平,但住宅套数下降14%;而销售面积700余万平米,与去年900万相比,下降了22%。2006年全市商品住宅销售均价9132元,比去年上涨29.7%。从各月房价走势看,1、2、3、4月份房价有涨有跌,但基本保持在7900-8200元之间,5、6、7、8四个月的涨幅显著,一度突破10000元,9月以后房价回落并启稳,价格水平稳定在9300-9600元之间。后4月的房价与前4个月相比,整体抬升了1400元。
供求矛盾加剧是导致房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深圳住房销量逐年走高,而供应没有相应增长,从2003年到2005年连续三年供求比不足1,尤其是2005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突破900万,而供应面积仅有700万,不仅当年的新增供应一扫而光,存量面积也得到大量消化,供求矛盾凸现,房价也从2004年的5980元,涨到05年的7040元。进入到2006年,新增供应仍维持去年的水平,部分项目因调整套型比例延迟施工,客观上减少了有效供应,而需求与去年相比有增无减,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一个新项目出来往往会引来成倍的求购者,价格快速上涨在所难免。
销售规模的下降则是由于新增供应不充分以及存量房所剩不多导致。今年楼市成交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供应牵引销售走,供应量放大的月份,销售量也紧随放大,供应量减少的月份,销售量也立即萎缩。经过统计,国土局公布的成交数据里超过8成来自今年新售的项目,侧面见证了今年新推项目的火爆。
影响房价的因素众多,但最终都是通过供给和需求来影响商品住宅价格。今年政府出台的9070户型调控政策,就旨在调整供给结构,缓解供求矛盾,稳定住房价格。但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比较长,其对楼市的作用尚未在今年得到体现。


楼市热点:龙华与布吉
今年深圳楼市的热点主要集中在龙华、布吉、宝安中心区、西乡、蛇口五地,新盘多,销售火,推售量以及销售量占全市的比例都分别在六成以上,热点区域仍然是去年的延续,以紧邻城市核心区的关口区域为主。
龙华本年度有15个项目取得预售许可并入市销售,推出住宅100万余平方米,占宝安全区住宅供应总量的40%,主要分布在布龙公路以南的区域。不仅供应量大,大盘、名盘也多,如建筑规模达43万平米的春华四季园,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的金地梅陇镇,以及圣莫丽斯、碧水龙庭、七里香榭、星河丹堤等。龙华近几年的住宅供应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到今年突破100万平米,同比增加55%,成为全区供应量最大的片区。销售方面,整体比较理想,截止12月中旬,06年推出的新盘总共成交住宅7560套,占片区总推出量的84.5%,占宝安新盘总成交量的40%。价格方面波动不大,普通项目的价格集中在6500-7100元/平方米之间,均价约为680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约34%,小于宝安中心区、西乡的上涨幅度。而由于圣莫丽斯、星河丹堤等别墅物业成交较多,使龙华区域整体均价达到8700元/平方米。
布吉是龙岗房地产市场最为活跃的片区,住宅供应量、销售量稳居全区之首,且比例远超其它片区。2006年布吉住宅批售量占全区的40%,成交量占全区36%。虽新推大盘相对不多,但由于布吉片区楼盘众多,加推单位层出不穷,几乎每月都有新盘推出,市场表现非常活跃。从住宅供应结构来看,布吉主要以中低档物业为主,户型以2房3房为主,占供应的8成。价格方面,素来布吉片区价格增长缓慢,然而今年以来价格增长较为迅速,2006年全年布吉楼盘成交均价预计在5969元/平方米左右,比05年上涨了32.47%,高于龙岗全区22.38%的增长幅度。不过布吉片区的均价水平没有超过龙岗区的平均水平,布吉房地产要全面崛起还有待于交通、以及各项市政配套设施的进一步跟进。
户型供应,90平米以上三房是主流
截止到12月中旬,2006年全市批售住宅6.5万套,其中三房最多,占总体比例的37%,其次是两房,占总体比例的27%。在三房的户型当中,92%的三房面积超过90平米,占总体比例的34%,仅有8%的三房面积在90平米以下,占总体比例的3%。可见三房仍是市场需求最多的户型,但如何突破面积限制,设计出功能齐全、居住舒适的90平米以下三房,将是 “9070”户型政策得以顺利执行的关键。

总本上今年全市的户型供给偏大,90平米以下的户型占48%,90平米以上的户型占52%,与“9070”套型规定有较大差距。各分区90㎡以下房型的比例并不均匀,宝安37%,龙岗39%,南山47%,罗湖69%,盐田72%,福田76%。关内90㎡以下与90㎡以上房型的套数比为6:4,与“9070”差距较小;关外90㎡以下与90㎡以上房型套数比为3.8:6.2,与“9070”差距较大。因此户型调控对于关内市场,变化不大,影响相对有限。关外的住宅供应结构则会发生大逆转,今年的土地出让全部在关外,6月1日以后深圳公开出让的77.6万平米住宅用地,其中39%“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住宅面积的70%以上”,61%“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住宅面积的95%以上”。经过统计,这批住宅90平米以下房型达到145万平米(不含公共租赁房),由于全部在关外,会使关外的供应结构发生较大改变。关外以中大户型为主流的供应结构将发生逆转。

土地出让围绕高新产业带布局,房地产开发向关外产业人群倾斜
今年政府共出让住宅用地15宗,面积100.9万平方米,可建设商品住宅面积达204.5万平方米,相当于今年住宅批售量的30%。其中宝安出让44.7万平米,可建商品住宅面积达78.3万平米,龙岗出让56.2万平米,可建商品住宅面积126.2万平米。
从交易方式看,十一块住宅用通过招标方式出让,占总出让用地的75%,平均楼面地价为2884元/平米。通过拍卖方式出让的三块地共21.3万平米,平均楼面地价为3949元/平米,一块3.8万平米的住宅用地挂牌出让,楼面地价为2200元/平米。拍卖比招标的楼面地价平均要高37%,下半年出让的地块基本上是采用招标方式,有效抑制了地价的涨幅。
今年政府出让的商品住宅用地,平均楼面地价为3034元/㎡,与去年2372元的平均楼面地价相比,上涨28%,略低于深圳市房价的上涨幅度。


今年下半年出让的住宅用地看,11块地,分布在坪山、观澜、宝龙、龙岗中心城、光明、松岗、西乡等地,基本上围绕着我市的高新产业带布局,房地产开发向关外产业人群倾斜的意图十分明显。其中发展较为成熟的龙岗大工业区、宝龙工业区,观澜-龙华工业区、光明南工业区等产业带,获得的商品住房用地份额明显较多。这些地块所在区域大部分房地产开发起步晚,市场发育不成熟,但拿到这些地块的开发商均为深圳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如招商、中海、中信、万科、天健、振业等,品牌发展商的开发经验丰富,理念成熟,整合优势资源的能力较强,他们进入后,通常能有效提升当地的开发水准,同时产生巨大的市场号召力,有效吸引多方客源,带动当地房地产市场的跳跃发展,而楼市热点也会伴随着这些项目的开发向城市边缘地区过度。
2007年楼市展望
明年住宅供应将出现两个显著变化:一个是90平米以下中小户型比例显著放大,另一个是关外供应量显著增多,这两个因素将促成关内与关外、大户型与中小户型的房价产生分化。
关内受到用地限制,住宅项目比较稀缺,主要依靠存量用地及旧改释放的量,其中大户型的打造会与国际水准接轨,趋向阔而豪,类似金域蓝湾三期、华润二期,小户型则向酒店化、商务化功能转化,趋向小而精,类似旧改项目金地名津。无论大户型还是小户型,产品都会进一步升级,以实现最高价值争取最高利润为目的,价格不断攀升,并成为海内外投资者追逐的目标。
关外项目, 90平米以下房型会向设计舒适、功能齐全、适宜居家的方向发展,如何突破面积限制,尽可能多的增加功能空间,抢占90平米以上大中户型客户市场成为开发商们思考的重点课题。在新政约束下,90平米以下房型供应激增,同质化竞争加剧,价格不可避免地成为竞争的核心。而关外大户型虽然也会慢慢减少,但受到小户型左右或上下自由打通灵活组合的威胁,房价大幅上涨难度较大。
今年出让的土地明年下半年能形成有效供应,关外将出现大量6000-7000元的住宅物业,与深圳平均房价保持3000元左右的价格差,能有效平抑深圳房价上涨的幅度,上市量越多,对房价的平抑作用越明显;另外,别墅物业象圣莫丽斯、星河丹堤、香蜜湖一号等已在06年消化较多,07年会显著减少,不会对房价造成较大的拉升;第三关外成交比例进一步上升也会对全市房价有所抑制。综合各种因素,2007年深圳平均房价的涨幅将保持在5%-10%左右的合理范围,中低收入者将能在关外实现置业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