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导航 |
|
|
|
新一轮调控引发效应:开发商或只有29%的存活率 |
|
新一轮政策调控所引发的效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之路,中小房地产企业面临生死抉择。 中小开发商才是中流砥柱 中国3万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能够稳定每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不过几十家,达到百亿元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前两年作为“挑战者”的顺驰疯狂扩张、与有着“中国房地产业领导者”之称的万科争夺“地产老大”桂冠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年销售额超过百亿元(顺驰扬言在百亿元的销售额基础上超越万科)。因此,评价开发企业是大开发商还是中小开发商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销售额,尤其是持续稳定的年销售额。 广州凌峻地产顾问的左农总经理认为,尽管“地产领导者”万科已在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制订出到2014年销售额增长到1000亿元、在全国住宅市场的份额从目前的1%增长到3%的目标。但是截止到目前,能达到年销售额百亿元这个标准的,包括万科、顺驰等企业在内,也不过屈指可数的数家,绝大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是年销售额10亿元左右、甚至10亿元以下的企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固然行业有万科、中海、富力、万通、绿地等年销售额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行业大鳄”,但更多的却是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中鱼”和“小鱼”,它们的年销售额大多在10亿元左右徘徊,甚至不足或远远低于10亿元。这些企业所占数量的绝对值大于所有开发企业总数的99%,因此,说99%以上的开发商都是中小开发企业一点也不为过。 毫无疑问,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中国房地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正是这占据开发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开发企业。然而,过往由于国人凡事求大、图全的心理因素,再加上大多数媒体更多习惯于关注处于行业风口浪尖的行业翘楚,一味把镜头聚焦于这些业界“大鳄”身上,导致对中小开发商的关注不够,使众多中小开发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行业“大鳄”们的光环之下,没能走上地产主流舞台,展现自己的风采。 |
|
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时间:2006-9-30 访问次数:1548 关闭本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