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居易国际欢迎您光临本站!
图片新闻
企业新闻
文化活动
视频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报道
企业公告

新闻搜索
   
Go
   
快速导航
酝酿已久,限制外资终成正果

  事实上,六部委此次联手出击,一定程度上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此前,已有许多知名经济学家提出限制外资的观点。
  最早开炮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2003年,夏斌指出,海外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是导致我国房地产市场房价虚高的重要原因,呼吁必须堵住房地产外资流入的“后门”。
  而政府部门的关注则始于2005年8月。央行发布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中作出了风险提示:境外资金已经通过多种渠道进入上海、北京等热点区域的房地产市场。
  随后,外资最为集中的上海地区率先对外资进军楼市进行限制。2005年1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出台了一份题为《关于境内机构出售境内房地产外汇收入结汇等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境外机构和外汇结汇超过等值100万美元的非居民个人购买上海市房产,须向外汇局申请。外汇指定银行须凭外汇局出具的资本项目外汇业务的核准件为其办理结汇。
  “事实上,早在2003年国内监管部门就已经意识到海外热钱对于房价的提升问题了,但当时由于统计制度上的缺陷,境外资金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具体数额未能得到准确的统计,所以外汇管理局也没有出台措施整治。”戴德梁行投资咨询部主管叶建成表示。而外资此时在地产市场中的翻云覆雨更加速了监管层的对其设限的步伐。
  据央行同时数据显示:2004年共有220亿元外资进入上海,其中70亿用于购房。而2005年前两个月,境外资金购买上海单价11000元/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商品房的面积和金额,同比增长47.6%和73%,疯狂程度令人咋舌。而广州和深圳两地,2004年境外机构和个人购买房地产同比分别增长了2.6和3.3个百分点。境外非居民机构和个人目前已成为上海、北京、广州新开高档楼盘的重要购买者。
  机构投资者部分,据统计,2005年境外机构购买中国建筑物资金达34亿美元,最近两个月内,境外资金在内地房地产市场上大举攻城略地的行为成了媒体最为热衷的报道内容。
  尽管酝酿已久,但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是,此时正逢“国六条”及其细则调控之机,对外资设限就自然被列为了此次国务院对楼市调控的大范畴之内。
  另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关联事实是,今年5月举行的一次国务院会议上,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内的在国内异常活跃的境外房地产基金被中央分管领导直接“点名”。据悉,会后,房地产市场海外投资相关的主管部门开始分头准备,并形成了初步思路。由于外资问题牵涉多方利益和影响,最高决策层才未将其归入“国六条”宏观调控之中。
  据悉,如果按现行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房地产属于鼓励和限制类行业,其中普通住宅和房地产开发属于鼓励类,高档房地产和土地成片开发属于限制类。
  哈继铭表示:“自2002年我国取消外销房和内销房的区别后,对外国机构和个人在国内买房置业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80多个成员国当中有130多都是对外资进行限制的。如果不出台相关规定,在货币升值的背景下,国内居民买房将处于一个完全不对等的地位。”
  “虽然,相比较‘国六条’出台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六部委出台的这个针对外资的意见,其实完全可以纳入这次宏观调控的大的内容之内。”左晓蕾表示。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发布时间:2006-7-27   访问次数:1564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