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居易国际欢迎您光临本站!
图片新闻
企业新闻
文化活动
视频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报道
企业公告

新闻搜索
   
Go
   
快速导航
未来直接融资会大于间接融资 上市将成为地产融资主渠

  龚方雄认为,未来房地产商的资金来源会面临非常大的变化,将来中国房地产业的直接融资将会大于间接融资。
  让市场来调节房价
  不久前政府再次出台稳定房价的调控措施,但国内大城市的住宅房价格仍居高不下,市场反应滞后。
  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已经二年多了。对于近年国内出台的一些房地产调控措施,龚方雄认为,政府局部、选择性地参与到某一市场,所起的作用往往不大;更为关键的是,政府干预的手段和效果应该结合一国的市场机制、文化体制等大环境来看。
  对于目前国内高档住宅空置率很高而价格又下不来的现象,龚方雄认为,这虽然可以通过税收方式来调节,但如果住房空置率高居不下,投资者会将手中的房产出售,从而使住房整体市场价格下降。他认为,国内住房价格可通过市场来调节,而不需要政府出台这么多的财税手段。而事实上,在国内目前情况下,征收物业税并无实施可能。
  香港虽然没有物业税,但是每年会征收租金及土地保养费,这比物业税少得多。因为购买70年土地使用权的时候,已付税给政府了;但若再购买70年的土地使用权,在土地升值情况下,可以考虑加价。
  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应该更多地在融资途径上花心思。
  龚方雄认为,调控地产实际上跟国家的宏观经济体制、汇率体制都有关联,当汇率面临升值情况下,不让汇率升值,就有压力,在市场不能正常运转情况下,压力会在别的行业体现。解决地产问题,是否会将流动性风险转移到股市,为股市带来泡沫?
  上市将成房地产业融资主渠道
  摩根大通预测,国内监管部门今后还将出台更多的房地产调控措施,而一旦房地产业发展减速,银行业将首先受到冲击。
  据摩根大通统计,2005年底,中国银行业对房地产贷款的不良比率为12%,而且只要楼市再现低迷,这个数字将进一步上升。
  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方方曾在一次演讲中表示,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业,主要是看好其未来20年的发展前景。大量热钱进入国内房地产行业必会带来泡沫,这很难靠行政手段解决,而泡沫破灭后最大的亏损承受者是银行,因此,为避免房地产泡沫,最重要的是银行要加强风险控制。
  “国六条”有利于中国房地产的健康发展,但防止房地产泡沫最重要的还是银行要加强风险控制。
  龚方雄认为,未来房地产商的资金来源会面临非常大的变化,将来中国房地产业的直接融资将会大于间接融资。龚方雄表示,前几年国内很少地产商上市融资,因为当时企业盈利情况好,资金没有问题,所以上市意愿不强;况且,上市还要受到来自监管方的束缚。现在很多国内的地产商意识到未来市场的变化,积极上市,使自身经营行为市场化、规范化,这是一个必然过程。
  日前,摩根大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地产股是2005年A股市场的投资热点。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地产股的市场表现良好,年总回报率达到101%,其中合生创展、富力地产、华润置地这三只业务主要在内地的地产股当年的投资回报率超过100%。
  业内人士预期2006年地产股仍将表现良好,整个亚太地区地产股加权平均回报率将达12.2%;而中国内地地产股的表现仍将高于新加坡等成熟市场。

来源:中国房地产网 发布时间:2006-7-11   访问次数:1667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