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居易国际欢迎您光临本站!
图片新闻
企业新闻
文化活动
视频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报道
企业公告

新闻搜索
   
Go
   
快速导航
房产新政温和中存大动静 地产股下跌中显良机

  刚过去的一周,政策再度成为了影响地产股走势的最关键因素。不过,尽管楼市调控风暴如预期“袭击”股市,结果却多少出人意料。
  艰难的下跌
  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九个国家部门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令不少投资者意外的是,《意见》出台次日,地产股不但没有应声下跌,反而“逆市上涨”:在号称“招万金”的沪深地产股三龙头中,除G万科A(000002.SZ)和G招商局(000024.SZ)停牌外,G金融街(000402.SZ)在开盘13分钟后就出现涨停,到收盘时涨幅仍达6.42%;另一只堪与“招万金”媲美的G华侨城(000069.SZ)开盘15分钟后出现涨停,到收盘时涨幅亦达7.15%。而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内地房地产公司也出现全线上涨,其中富力地产(2777.HK)大涨5.32%,首创置业(2868. HK)大涨8.51%。
  不过,仅仅表现了一天后,地产股就开始走得“难看”起来,6月2日更是集体暴跌,当日G万科A下跌5.21%、G金融街下跌8.32%、G招商局下跌9.69%、而G华侨城更是封死了跌停板。综合来看,《意见》出台后的四个交易日内,G万科累计下跌了5.05%,G招商局下跌了8.66%,G华侨城下跌了1.68%,G金融街下跌了3.32%。而同期,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圳综合指数分别上涨1.27%和2.98%。
  目前,由于后续的调控政策还不明朗,对地产股的影响还很难准确评估。但证券公司的分析员们大都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国家的这次调控。
  平安证券认为,短期内房地产板块仍面临着政策风险,股价有继续下跌的风险,但是龙头地产股的价值明显低估。国信证券则表示,受政策影响,部分城市房价涨势将会趋缓,但依然长期看好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未来。支持地产股长期向好的因素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近期地产股回调给长线资金和新资金提供了战略建仓的机会。
  中信证券研究员王德勇在其报告中甚至直言,房地产上市公司面临伟大的成长,维持对该行业“强于大势”的判断。其依据是,国家的政策意在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改善供给结构是政策的主要目标,而房价只是次要目标,不会对该板块产生重大利空。加上目前内地一线地产股的估值明显低于国际市场上地产股估值,因此有长期投资机会。
  而从沪深两市房地产指数走势来看,自4月12日以来就出现多次小幅调整,截至5月30日的累计涨幅仅有8.9%,明显低于上证指数21.7%的同期涨幅。这也显示出房地产板块对预料中的利空已提前进行了消化。
  地产上市公司持续坚挺
  事实上,地产热从局部地区调控到向全国范围扩散,与各地方政府将经济资源商业化的热潮直接相关。如果这一股热潮没有得到有效的抑制,那么地产热形势的深化在短期内也难以根本性的平息。实际上两市地产股的走势与现实经济中地产行业形势所发生的变化是同步的。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房价涨跌的问题,实际上却是一个金融资源流动的问题,尤其是投资性质的资金在各个地域之间流动的过程。社会投资资金始终在地产中流动并沉淀,近几年并没有明显地流入到另一个重要的投资市场(也就是股市)当中。
  现在分析人士对地产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不尽一致,主要分歧都集中在房价走势上。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看,政府仍把房地产定位为支柱产业,说明房地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仍被摆在突出的位置。因此,尽管在未来的1到2个月内,各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可能将相继“出牌”,“调控之音”将不绝于耳,但政府更多应是想通过温和的手法来降低房价涨幅,而不是让房价下跌。
  因此,楼市新政绝对不会造成房地产上市公司从此一蹶不振。其政策目的是稳定住房价格,而不是大幅打压楼价。房地产市场从此回归萧条,不是楼市新政希望看到的局面。因而,房地产上市公司主动顺应结构调整,其市场前景依然可观,业绩也是可以期待的。
  只要有人民币升值这一题材的支撑,房地产股的中长期表现就理应积极期待。事实上,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还有可能将部分看好该行业前景的资金从实物投资逼为投资房地产股。
  退一步说,即便房价开始下跌,对于目前的房地产股票来说,仍然处于报表业绩的增长周期。房产开发有周期性的特点,也就是说从2001到2004年获得土地储备的企业,其利润回收的主要周期反映在报表上应该是2005到2007年。这其中有一个土地增值与房价上涨最终体现到报表业绩的时间差。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发布时间:2006-6-5   访问次数:1627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