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居易国际》002期
/IMG/BookImg/2.jpg
主办: 居易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顾问:赵宏延 主编:刘建永 执行主编:高利锋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汇宾大厦 电话: 邮编:100101 网址:www.joyi.cn E-mail:neikan@joyi.cn
|
|
主办: 居易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顾问:赵宏延 主编:刘建永 执行主编:高利锋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汇宾大厦 电话: 邮编:100101 网址:www.joyi.cn E-mail:neikan@joyi.cn |
|
|
快速导航 |
|
|
|
|
和谐社区需要怎样的和谐建构 |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
|
|
|
文\向水心灵学实验室 许振国 一、和谐社区是什么? 胡锦涛主席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召之后,“和谐”成为时代的主题词,“和谐社区”的说法也应运而生。到底什么是和谐社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在我看来,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个体和谐是群体和谐的细胞,社区的和谐也应当从社区内居住生活的人开始。 十七大提出“城乡社区建设”的概念,不仅强调了对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视,同时也开始关注农村社区建设的问题。作为社会的细胞,农村的自然村与城市的社区一样,也需要进行社区化建设。因此说,城乡社区和谐是构建当今中国和谐社会的基础。 对于居易国际而言,和谐社区应该是在我们所倡导并不断实践、不断丰富的心灵地产理论指导之下,建设出一大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相处的美好社区。在社区形成一种“心灵文化”,营造相互关爱的氛围,让社区中的每个人都拥有健康富足的心灵,把居易国际开发管理的社区打造成一个又一个的心灵家园、精神港湾。 居易国际董事局主席刘向阳说过,要让一部分人首先进入心灵富足状态,而心灵富足状态并不像一般人所说的那样“可望不可及”,它实际上就是每个人实现个人和谐,实现心灵自由与财富自由之后的结果,而和谐社区就是一个实现心灵富足状态的样板或者缩影。在这里,人们各得其所,各擅其长,老有所养,幼有所安,少有所怀,孔子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者,正是心灵富足状态的现实写照。
二、和谐社区如何建构? 和谐社区的构建,其核心在于人的精神需求的满足。社区的人员组成,除了居住者也就是业主之外,还有社区的建设者以及业主的服务者。对于这三类人而言,各自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自有其不同的利益,如何能够在自己与他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需要不断地心灵成长,才能够“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在不丧失自己立场的情况下成就别人,与他人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 因此,按照心灵地产的理念,和谐社区除了需要构建精致建筑、美丽的环境、人性化的服务以及文化氛围之外,更重要地是对人的心灵空间的拓展以及精神世界的升华。为了构建这样的和谐社区,除了做好建筑、环境、配套、服务等方面的基础工作之外,必须在为社区内所有群体构筑精神空间方面下大力气,花大精力。 而这样的和谐社区,必须拥有五大独特的心灵关爱系统,以解决社区居民的脑、身、心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就是有一整套的心灵关爱、心灵成长的课程,可以帮助人们解决成长过程中各个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族群、不同身份地位人的心灵问题。第二就是要有专业的心灵关爱、释放减压的心理机构,能够协助人们觉察自我、把握自我、激发自我、净化自我,真正让人找到活着的意义。第三就是要有一批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能够引导人们走出心灵的牢笼,让我们敞开心扉,放飞心灵,自由翱翔于理想天地。第四就是要培养一批有爱心的后备力量,感召他们,鼓励他们学会爱并享受爱的力量,拥有爱自己和爱别人的能力,让更多的人接受这样的关照,不断把爱传播下去。第五就是要建设一个完整的心灵学培训机构,培训出符合要求的心灵学导师,能够为广大的业主及建设者、服务者提供心灵成长所需的心灵技术。 因此,在居易国际所建造的和谐社区中,一定会存在如下的五个系统: 1. 心灵成长课程系统; 2. AP(心理协助)系统; 3. 心灵师服务系统; 4. 快乐义工系统; 5. 心灵导师培训系统。
三、在和谐社区构建爱的平台 更为重要地是,我们要通过心灵文化的传播,在居易国际所建造的社区内搭建一个爱的平台,为有能力有意愿的人提供一个奉献爱心的机会,为有爱心的人完成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心愿,从而引导社会上的其他人不断跟随,形成一种爱己、爱人、爱社会的时代风尚。 譬如我们在郑州21世纪社区试行的向水心灵之旅工作站:我们通过对美豫国际中医学院的学生进行心灵学的基本知识培训之后,把他们变成有身心保健专业技能的义工,让这些医学专业的学生住到郑州21世纪社区的老人家中。这些义工有专门为老人制定的健康食谱、健康档案,还有定期的针灸按摩保健、心灵疏导、陪伴倾听。老人的子女也很想照顾关心老人,但有心无力,他们甚至愿意请保姆照顾老人。而保姆不是医学、护理的专业人士,相比受过心灵成长指导的医学专业学生来说没有专业优势。一方面,老年人可以接受到医学生的专业护理、日常生活照顾、陪伴,让空巢老人不再孤单。另一方面,学生的社会经验、实践经验很少,照顾老人可以把他们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住在老人家里也解决了他们的吃住问题。同时,学生从照顾老人中,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与父母相处。因为现在的孩子认为父母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他们从照顾老人中学到如何尽孝,如何关心照顾别人。这两者的结合满足了学生和老人的需求,达到多赢,是心灵地产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和谐社区的具体落实措施。 针对社区的不同人群,都有不同的方法。针对小孩子,把社区内的老人组织起来为孩子们做义工,让老人发挥他们的能力,让有不同特长的老人做他们擅长的事向孩子献爱心,服务是免费的,同时记录义工工作时间,存进爱心银行,付出爱心的时间累积可以获得同等时间的爱心照顾,在老人需要的时候可以支出这些时间获得别人的帮助,爱心时间还可以转赠给他人。大学生们为老人做义工,社区的小孩们获得了老人们的义工服务。像这样,一些人为另一些人做义工,而做义工的这些人又有一些义工为他们奉献爱心、提供支持,形成了互相支持的义工系统。义工也不仅限于社区内,社会上的人群也可以被吸收来做义工。 和谐社区就是让每个人学有所用,让每个人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献出自己的爱心,并能获得别人的爱心帮助,从而实现整个社区的和谐。这时社区就不仅是社区,还是联动很多资源并互相结合的的平台。这个平台搭建起来后,更多的商业利益点有可能出现,就会给社区内的各种人群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我们一直相信,这个世界因爱而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爱而温馨,每个人的人生因爱而圆满;只要有爱,就会有和谐,就会有和谐社区,就会有和谐社会,就会有理想中的大同世界。 |
|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 访问次数:5139 关闭本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