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居易国际》001期
/IMG/BookImg/1.jpg
主办: 居易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顾问:赵宏延 主编:刘建永 执行主编:高利锋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汇宾大厦 电话: 邮编:100101 网址:www.joyi.cn E-mail:neikan@joyi.cn
|
|
主办: 居易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顾问:赵宏延 主编:刘建永 执行主编:高利锋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汇宾大厦 电话: 邮编:100101 网址:www.joyi.cn E-mail:neikan@joyi.cn |
|
|
快速导航 |
|
|
|
|
那消失、流离又重返的柔光——鉴赏艾尔· 帕西诺 |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
|
|
|
文/姚睿
1972 年,成为经典黑手党题材至今无出其左右的《教父》问世,一位非凡的演员随之诞生。这位长相冷峻,眼神中闪烁着阴翳,充满黑手党气质的年轻人来自一个移民家庭,他们的故乡在西西里岛,遥远的意大利。从《教父》开始,他八次获得奥斯卡提名,最终斩获一座小金人。他说:我的一切得自街头。
艰难身世
和他在《疤面人》里所塑造的托尼·蒙塔纳一样,艾尔· 帕西诺有一个称不上幸福甚至有点辛酸的童年,只是银幕上下,他和他的角色后来的道路分道扬镳,一个上升,一个坠落。1940年4月25日,帕西诺出生在纽约东区的哈莱姆,意大利和爱尔兰移民聚居区。两年后父母离婚。母亲偶尔带他去看电影,四岁的帕西诺就已经会模仿《失去的周末》中雷伊· 米兰德的表演。12岁时,帕西诺成了当地有名的反叛少年,和街区的孩子一起抽烟喝酒,打架斗殴。但他始终有个梦想:当个演员。八年级时,他报名参加了一个戏剧学习班。但是很快,14岁的帕西诺发现难以忍受学校严格的制度,他真正喜欢的教育来自电影,崇拜马龙·白兰度和詹姆斯· 迪恩。在拮据生活的压力下,母亲要求帕西诺找份工作,痛苦惶惑的帕西诺不得不辍学,那年他16 岁。两年零敲碎打的工作后,帕西诺决定离家闯荡。他搬到知识分子与艺术家聚居的曼哈顿格林尼治村,进入赫伯特伯格霍夫表演学校。 母亲42岁猝逝后,消沉的帕西诺以打零工为生。他当过剧院引座员,但却心不在焉,常常穿着夹克,嘴里叼根烟,自己往座上一靠,脚搭到前面座椅上。被开除之际,老板的赠语是:你还是去当演员吧,你别的什么也干不了。街头青年帕西诺直接进入著名的利斯特拉斯伯表演学校,从此有机会参加各种戏剧表演,并引起好莱坞的注意,各种角色纷纷找上他。但是在找到合适的角色之前,帕西诺拒绝了很多机会,他注定是个艺术家,而非平庸之辈。
黑色气质
沉郁的黑色,暴烈的黑色,渐入老年后醇厚的表演风格——没有别的颜色,只有黑色可以形容帕西诺给予这个世界的各种经典形象,沉郁如迈克尔 ,暴烈如托尼,醇厚如莱弗迪和夏洛克。
帕西诺为电影而生,或者说,帕西诺为《教父》而生。1969年,帕西诺首次出现在电影银幕上,处女作是不太成功的低成本通俗剧《处女的烦恼》。不过,他在百老汇舞台剧《老虎打领带吗?》中扮演一名吸毒的精神病患者,却赢得了东尼奖最佳演员的奖项。此奖为帕西诺带来了另一个电影角色。1971年,他在《尼德尔公园的恐慌》中扮演一个绝望且吸毒成瘾的人,最后被自己所爱的姑娘出卖。他的表现引起正在为《教父》选角的弗朗西斯-柯波拉的注意:帕西诺的性格和气质正是迈克尔· 科里昂。
虽然马龙·白兰度的老态渐露、心事重重、孤独威严的老教父形象成为经典 ,但贯穿《教父》三集的帕西诺才是绝对主角。在1945年的黑帮岁月的江湖争斗中,迈克尔,这个极力被父亲排除在家族事业之外的大学生,刚刚从二战战场归来,没有对未来认真考虑。但江湖是不容选择的。老教父遭暗算,迈克尔以异乎寻常的冷静和大胆设计干掉了仇敌索洛佐和麦克洛斯基。在他向索洛佐开枪的一刹那,新一代教父迈克尔显形了,他成长为新一代的教父,信奉“如果生命中有肯定的事情,如果过往教会了我们什么,那就是,我们可以杀任何人”。帕西诺给了我们一个冷静、桀骜、在人性的矛盾中挣扎并寻找救赎的黑色英雄。在好莱坞的镜头下,帕西诺保留着某种意大利人的特质,他的眼睛和他的轮廓透出淡淡的忧郁。迈克尔或许真的有点忧郁,对两难的命运,但是“一入江湖岁月深”,他在快意恩仇中越去越远。在迈克尔身上,帕西诺的青春岁月天然的一点温柔之色,一点斯文之气,难得地被镜头记录了下来,与角色本身的规定性形成了奇妙的张力,赋予了迈克尔沉郁与深沉,这在帕西诺后来的电影中再难得一见。在质感幽深的镜头中,迈克尔的背影意味深长。
20世纪70年代的银幕是杰克·尼克尔森、达斯汀· 霍夫曼 、罗伯特· 德尼罗等个性演员的天下。帕西诺也要寻找他的方式。《教父》中那种迷人的沉郁昙花一现,消逝不再,他吊儿郎当、一点点玩世不恭的街头气质开始发挥,在1983年的《疤面人》中发挥到了极致。在影片开始时,初出茅庐的小混混、古巴移民托尼穿着花衬衫,走路摇摇晃晃,说话嘻皮笑脸,但又透着一股纯真。随着小混混成为大毒枭,隐忍的暴烈逐渐全面爆发,令人震撼。如果不是帕西诺,这只是一部平平的黑帮片。角色所限,托尼魅力无法和迈克尔相提并论,但演技却难说高低。美国曾经有过一项调查:你认为谁是电影史上最大的混蛋?结果托尼·蒙塔纳以绝对优势当选。
暴烈和不驯,这样的角色在帕西诺的影片中并不鲜见,但是1992年的《闻香识女人》中暴烈和理性的结合,令他攀到另一个事业高峰。个性刚烈几近失明的悲剧英雄法兰克史莱中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角色:暴戾、自负、抑郁、好色,盛气凌人、狂傲自负又内心悲凉,但又正直且富于同情心。在遇到处于要么出卖朋友要么被开除的境地的单纯学生查理后,打算享受生活后自杀的中校拯救了查理,也拯救了自己…… 帕西诺式的咄咄逼人的对白和强劲有力的腔调,在咆哮公堂那一幕得到极致发挥。 这一次,这个独一无二的人物形象终于为他赢得了奥斯卡 。
青春都会远去,迈克尔也会老。老去的帕西诺呈现一种醇厚的黑色。在《忠奸人》(1997年)中他扮演了一个失意的老黑帮,褪去暴烈,落拓而寂寞。在《威尼斯商人》(2004年)中,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夏洛克出现了,一个新的帕西诺出现了。在华丽的戏剧感的画面和莎士比亚炫耀的对白中,在杰瑞米艾恩斯和约瑟夫·法因斯的映衬下,帕西诺的夏洛克闪烁着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他低沉、愤怒,像一抹黑色,熠熠闪耀。他的愤怒不再张扬,而是一个个体面对整个排犹社会的无奈。被侮辱后试图以极端的方式复仇却反而落得个被剥夺财产、被迫改变宗教信仰,夏洛克不再是贪婪的代名词,帕西诺演出了悲剧的意味,令人同情。
怕与爱
帕西诺性格的某个侧面是一个谜。他的感情生活起伏不定。他害怕做出承诺,害怕安定,但也害怕没人陪伴。他一直没有结婚,但与代课教师简·塔伦特生有一个女儿,和同是演员的贝弗莉·德·安吉洛生有一对双胞胎。在帕西诺为数不少的女友中,他和戴安娜·基顿长达二十年的分分合合最令人唏嘘。两个人在拍《教父》时初次相遇,青春做伴,到1990年最终分手。当他和某个女友闹翻后,他会回到基顿的身边。就像《教父》中他演的迈克尔和她演的凯。迈克尔爱凯,很爱,深爱,但是在他避难到西西里时他着迷于当地一个姑娘,并结了婚。当他独自回到美国后,他向凯求婚。后来他告诉她,即使在西西里结婚时,“我仍然想你”。或许这就是真爱?在迈克尔眼里,凯是他的灯塔。
回到现实,分手的那一天,帕西诺说:“我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银幕内外的人生相互映照交错。有更深的戏剧性,也有更深的惆怅。
该如何总结了不起的帕西诺?最近偶然在电视里看到他不太出名的一部电影《作家,作家》,尚年轻的帕西诺扮演一位百老汇剧作家,在家庭和感情中纠葛,却呈现出一派温文,令人不禁想起一句诗:那消失、流离又重返的柔光。我个人认为,这些被忽略的角色反而更像真实的帕西诺,温暖叛逆交融。帕西诺是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此后,好莱坞并没有走向光荣之路,而是滑向铜臭的深渊,商业味日浓,而帕西诺,则是最后一代披着巨星余光的表演天才。 |
|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 访问次数:5074 关闭本页 |
|
|
|
|